返回網站

受美關稅影響排碳大戶 環境部2措施協助

2025年8月13日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3日電)環境部統計,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且在464廠碳費徵收對象中,涉及工具機計1廠、汽機車零組件2廠、中小企業7廠,將透過擴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申請及經濟部專案補助協助。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工總表示,資通訊部分產品、扣件、水五金、手工具、模具、汽機車零組件、塑膠製品和工具機等產業,將遭受衝擊,為協助產業因應衝擊,建議政府祭出凍漲電價、緩徵碳費、擴大紓困等救急3支箭。

針對碳費緩徵部分,環境部今天說明,近期歐洲與亞洲領導國家均重申淨零轉型的目標,尤其面對氣候變遷下的極端天氣,並未調整淨零目標,而全球綠色科技轉型的腳步並未放緩,來自供應鏈的減碳壓力也持續上升。從今年度產業提出的自主減量計畫,均可看出減碳的動力相當強。

環境部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主要影響的產業,包含工具機、水五金、扣件、汽機車零組件等,其中將近9成為中小企業。環境部以去年的排放量資料分析464廠碳費徵收對象(排碳大戶),涉及工具機的事業有1廠、涉及汽機車零組件的事業有2廠、無扣件業,至於中小企業(符合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之定義)則有7廠。

環境部說,碳費制度的確有利於企業內部碳定價及綠色轉型,台灣碳費制度將如期上路,並將提出兩大措施挺產業,維持碳費徵收對象的國際競爭力。一是擴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適用對象,納入個案衝擊考量;其次為補助獎勵低碳投資,協助產業轉型升級。

在擴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部分,環境部評估事業如有營業毛利不佳、碳費占毛利比達一定程度以上、受關稅衝擊影響導致出口成本增加一定比例、或面對國際商品傾銷風險等情形,可透過逐年申請取得適用資格,避免碳費課徵弱化產業國際競爭力。

補助部分,環境部正積極辦理自主減量計畫審查,也將與經濟部合作規劃專案補助,包括製程改善、能源效率提升及低碳燃料替代等減碳措施,以及相關技術研發,積極協助企業低碳轉型,符合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編輯:吳素柔)1140813

免責聲明:

  • 本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官網以及臉書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