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部8日舉辦從行為科學到政策實踐國際座談會。圖/環境部提供
為推動2050淨零排放並深化國際合作,環境部8日舉辦「從行為科學到政策實踐:邁向低碳永續社會的策略與經驗」國際座談會,探討行為科學如何應用於低碳政策設計,促進全民綠色生活轉型。
環境部主任秘書蔡孟裕致詞指出,生活轉型是達成淨零的關鍵,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及購物等面向,需政府、企業與民眾共同參與。他表示,僅靠勸說或限制難以推動行為改變,更應結合行為科學與經濟誘因,例如自備杯享優惠,才能有效引導低碳行動。
座談會邀請澳洲行為經濟團隊(BETA)視訊參與。BETA團隊自2016年起將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導入公共政策,累積能源節約與減碳行為實證經驗。團隊分享指出,住宅能源評級制度可影響購屋選擇與節能改善意願,並介紹「先診斷、再設計」的政策方法與倫理審查原則,供臺灣循證治理參考。
工研院副所長林志勳表示,揭露能源評級能促使買家選擇高能效住宅,並推動賣家改善隔熱及能耗,實證顯示可有效引導社會採取永續行動。工研院也提出「臺灣綠生活行為經濟模型」,以消費觀點衡量生活各面向低碳措施碳排量,並邀集專家討論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林莉/邁向2050淨零碳排!環境部結合行為經濟推綠生活
免責聲明:
- 本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官網以及臉書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