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眾信發布《2025電力與公用事業產業趨勢展望》報告,指出全球電力需求將在2025年持續成長,其中AI產業發展、數據中心擴張、製造業回流等趨勢將推升美國電力需求,台灣也面臨AI產業化及淨零轉型挑戰,需加速電網技術升級,並推動虛擬電廠應用,以提升電力調度與供需管理效率。
AI帶動電力需求成長,台灣電網需因應挑戰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25-2030年間全球電力需求將快速成長,清潔能源發電比例持續攀升,並帶動分散式能源與儲能技術的重要性提升。台灣因應AI發展與製造業用電需求增加,將面臨電力穩定供應的挑戰,須加快電網技術升級並擴大儲能應用。
公用事業面臨三大挑戰,需強化電網韌性,第一,極端氣候影響供電穩定,天災事件頻繁,提升電網承受力成為當務之急;第二,供應鏈風險與資本回收壓力,全球產業供應鏈變化,公用事業面臨設備取得與維運成本上升的風險;第三,多元電力來源導致負載變動,台灣再生能源占比提高,電網需適應間歇性發電特性。
虛擬電廠成為能源轉型新利器,報告指,強化電網穩定性,虛擬電廠可整合再生能源與分散式發電,提升電力調度效率;推動電力市場自由化,台灣政府推動《六大部門減碳旗艦計畫》,並修正《電業法》,為綠電市場開放及虛擬電廠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學習國際經驗,參考澳洲虛擬電廠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監管框架,確保電力市場健康發展。
報告建議,政府推動綠能政策,促使市場參與者積極投入電力交易與調度;多方市場主體參與,擴大電力市場規模,包括電力零售商、終端消費者、聚合商等;投資電力科技與數據分析,確保長期競爭力
未來,企業應整合分散式能源、優化再生能源發電比重,透過智慧調度強化電網穩定,確保電力供需平衡。
《2025電力與公用事業產業趨勢展望》強調,台灣具備資訊科技與電力整合優勢,應把握趨勢發展虛擬電廠,並在電力市場自由化下完善法規,以促進產業成長,迎接能源轉型的新時代。

人工智慧(AI)科技快速發展,AI技術可運用在各種不同層面。(路透)
經濟日報/AI 推升電力需求 勤業眾信報告揭虛擬電廠是轉型關鍵
免責聲明:
- 本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官網與臉書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