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認最具影響力且受聯合國支持的國際自然倡議組織之一Business for Nature商業自然聯盟(BfN)舉辦首屆亞洲企業自然研討會,台泥(1101)成為建材業唯一分享企業案例的代表,展現自然與永續發展的實踐成果。BfN表示,台泥長期推動保種、森林、土壤及珊瑚棲地復育,落實循環經濟,尋找自然為本解方(NbS),並以「Championing nature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cement and materials sector」-水泥建材業自然與永續發展的實踐者,形容台泥自然策略,成為產業與自然共好共創價值的案例之一。

圖片來源: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312701649-430503
台泥自然策略的四大特色,獲BfN報告肯定。首先,台泥成立專責生物多樣性小組,識別並管理10項自然風險與12項自然機會,並推動相應行動。其次,積極研發永續產品,利用替代原料、燃料及再生能源,降低原物料使用與碳排放。其中,台泥與林業署、河川局及宜花地方政府合作,將外來入侵種銀合歡轉化為生質燃料,2024年成功去化226.18公噸銀合歡,減碳255.7公噸。再者,台泥與台灣大學、宜蘭大學合作,深入分析礦區生物多樣性,並設定2040年自然淨正向影響目標,推動土壤復育計畫,提升土壤有機碳濃度1.3倍。最後,台泥積極倡議並分享自然策略,成為「It’s Now for Nature」國際倡議夥伴,透過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推動產業正向變革。
國際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於此次研討會中提出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營建業在訂定生物多樣性目標上僅有37%的企業有所行動,明顯落後於其他產業。面對這樣的挑戰,台泥2023年即參加聯合國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架構倡議組織TNFD,2024年成為TNFD Early Adopter,並發布首本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台泥運用國際方法學,並參考BfN ACT-D自然策略架構,將自然機會與財務指標緊密結合,2023年節省成本新台幣27億元,減少天然資源耗用。此外,透過開發低碳產品與服務,更創造405億元營收,未來台泥自然評估將從建築材料業推展到能源事業,積極尋求產業永續與自然生態之平衡。
此次研討會由BfN執行長Eva Zabey主持。Zabey指出,全球約58兆美元的經濟產值依賴自然,然而亞太地區高達63%的GDP(約19.5兆美元)正面臨生物多樣性及自然喪失的風險。
關鍵字:台泥、自然、生物多樣性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水泥股》台泥自然策略 成為BfN案例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318002982-260410?chdtv
相關連結:工商時報/台泥自然策略成為BfN案例 建材業唯一受邀分享自然行動企業
免責聲明:
- 本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官網與臉書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