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世界海龜日!10隻收容海龜野放澎湖大海

· 最新消息,媒體露出,活動宣傳
broken image

澎湖響應世界海龜日,16日在馬公市嵵裡沙灘野放的10隻海龜中,以體型最碩大的這隻之前大義宮所野放的綠蠵龜最受矚目。(許逸民攝)

為響應世界海龜日,澎湖16日下午在馬公市嵵裡沙灘野放10隻救護收容狀況恢復良好的海龜。其中4隻為前年無法從卵窩自行爬出的小綠蠵龜,還有1隻是2022年11月野放的竹灣大義宮海龜,3年前野放時體重還有120公斤,但去年9月再次收容時,體重僅剩98 kg,減少22 kg。

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建議考量氣候、野放最佳潮位下,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於16日下午3時進行海龜野放作業,並邀請大義宮、嵵裡國小及澎南國中師生約100人共同參與,亦藉此對兩校學生進行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教育宣導。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也在澎湖縣長陳光復陪同下出席。

本次野放海龜有10隻(7隻綠蠵龜及3隻欖蠵龜),是先前望安救傷或天氣、健康條件不佳等因素擱淺於岸際,經熱心民眾及岸巡人員通報縣府,由農漁局及海保署保育站協助運送至澎湖海龜救護收容研究中心內救傷收容。

經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以及專業獸醫師的照料下,經不斷地觀察及野訓生存能力,目前活動狀況上均為良好及正常;食慾情況佳;體表傷口已癒合;經評估符合專家學者要求野放標準。

其中4隻為2023年9月6日無法從卵窩自行爬出的小綠蠵龜,經由主管機關同意後以徒手挖出後送至海龜救護收容研究中心進行救護收容,經過1年10個月之照護,體重為2公斤左右。

另外本次野放體型最大的海龜,為去(2024)年9月27日在興仁水庫長堤擱淺被發現的綠蠵龜,經檢查發現是2022年11月16日第54次野放之海龜,背甲曾裝有衛星發報器但已脫落,左前肢有一魚鉤鉤住,背甲有些許藻類,四肢及背甲邊緣有數十顆藤壺,頸部有舊傷已結痂,腹甲有百顆藤壺附著且有軟殼現象,右後肢標示器有損壞。

海龜救護收容研究中心指出,大義宮這隻綠蠵龜,經過約9個月的收容照護,目前野放當下,體重99 公斤。

海龜救護收容研究中心表示,2024年中心共計收容5隻欖蠵龜,佔28年來欖蠵龜救護收容數量的三分之一,成為本中心僅次於綠蠵龜及玳瑁,第3多的救護收容海龜種類。而本次野放3隻欖蠵龜,收容時體重10-17 kg,經過約6-11個月的收容照護,體重增加2-4 kg,體重增加快速。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世界海龜日!10隻收容海龜野放澎湖大海

免責聲明:

  • 本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官網以及臉書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

上一篇
台大風險中心:政策鬆弛 企業淨零停滯
下一篇
富威電力投資智電系統 強化智慧AI能源布局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